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员登陆
今天是:
新闻中心
星恒电源:想做汽车业的“英特尔”

 

    苏州星恒电源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了半壁江山,而且还拥有欧美锂电池市场的四分之一的份额,今年还将向美国供货,在世界的动力锂电池业中,苏州星恒电源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

   “它是高能‘绿色’电池领域唯一掌握核心技术并成批量销售的企业,它是最大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如果他能突破,就能成就汽车业的‘Intel Inside’。”这是苏州星恒电源入选“21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的评语。

     
      2009年6月,开了十几年私家车的老张走进苏州电动车专卖店里,挑选了一辆刚上市的锂电池电动车。他说,如今汽油涨价,出行成本增加,今后如果在市区里跑,就不开汽车了,尽量骑电动车出行。而几乎是与此同时,苏州星恒凭借着夯实的基础及对未来的切实规划,脱颖而出,被评为2009年度“21未来之星——中国最具有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称号,是同类型企业中唯一进入候选并最终人选的企业。
      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一路飙升,电动车以其绿色环保、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的诸多优点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不少打算买车的消费者也放弃了购车的念头,把目光瞄向经济实惠的电动车,以应对高油价带来的消费压力,从而促使电动车销售再度升温。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在中国人所骑行的电动车里,源源不断释放出动力的电池,很多来自苏州星恒电源。
      而就是这家星恒公司,从数年的埋头科技研发中尝得市场化的果实,奥运会上出现了装备有苏州星恒电源的汽车,下来,还将开进世博会。苏州星恒电源不但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了半壁江山,而且还拥有欧美锂电池市场的四分之一的份额,今年还将向美国供货,在世界的动力锂电池业中,苏州星恒电源已经占据了先发优势。
 
三位科学家与苏州星恒的故事
      当年因为研制超导而闻名国内的科学家陈立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此后会用20多年的功夫去关注汽车电池。他在上世纪70年代留学德国期间决定要开启国内锂电池的研究,但直到1994年,中科院物理所才真正确立动力锂电池的基础技术研究。1996年,在荷兰读完博士的黄学杰成为这个课题组的关键人物。这位充满理想的科学家,立志要将这个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初由于经费不足,黄学杰与自己的老师陈立泉,不得不亲自搬运设备,二根粗麻绳断了一根,要不是另一位科技人员,扑上去顶住它,600多公斤的设备就会从楼梯中间砸下去,后果不堪设想。1999年,在中科院的摄合下,黄学杰引进了成都地奥集团3000万元的投资,成立了北京星恒公司。北京星恒曾经尝试过给手机、电脑提供小型电池,但是产业化的过程并不顺利。
      2001年,国家“863计划”上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由于当时镍氢电池的呼声很高,以星恒为代表的锂电池派几乎没有话语权。陈立泉院士找到了时任总体组组长的万钢:“必须给锂电池一个空间。否则将会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位后来成为科技部部长的专家力排众议,给了星恒一个机会,还把星恒引荐给上燃动力。一直到现在,星恒一直和上燃动力保持了紧密的合作——上燃动力为整车提供动力平台,星恒负责电池,日前,他们就联手为20辆奥运混合动力引导车帕萨特领驭提供了整个动力系统。目前,星恒也是上汽“新能源汽车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2003年,瞄准着驱动锂电池,联想投资联合中科院物理所等注资1.4亿元成立了苏州星恒电源有限公司。4年时间,超过1亿元的投资,星恒“小米加步枪”的起步方式,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家立志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企业率先在电动自行车领域打开缺口,目前成了国内最大的动力锂电池制造商。
      星恒从“四个轱辘”转向“两个轱辘”,中间还有著名科学家何祚庥的功劳。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一次收到一个礼物是一辆电动自行车,这组电池是用手机用的小型锂电池串联而成。黄学杰告诉他,这种电池有爆炸的危险,不能用。然后他就用实验室里烧杯烧出来的原材料做了一组电池送给何老。
当时小型锂电池技术成熟,已量产多年,广泛运用于手机和电脑,而动力锂电池由于要供应给汽车的使命而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何祚庥告诉黄学杰:“你们应该先给自行车造电池,然后再琢磨汽车电池的事情。”这句无心之语给正为找不到产业化落脚点的黄学杰擦亮了火花——汽车电池要保10多万公里,要用100多块单体电池;而自行车电池只有1万公里的要求,只适用10个左右的单体电池。搞过科研的人都知道,这会大大降低研制的难度和成本。于是,苏州星恒在诞生之日就确定了这个新目标。
 
想做最大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
      那么,锂离子电池究竟好在哪里呢?苏州星恒电源的营销总监张弛告诉我们,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众多优势,是具有深厚前景的新型能源。
      然而,和前景相比,在星恒电源的苏州发展之路上,走得一点也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潇洒。其实,投资以后,大股东联想投资也对这个项目感到忐忑。量产的时间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往后推,账上的资金悄无声息地变成一堆堆废电池,而且速度还在加快。就算把每一块废电池都算上,一组自行车用电池也要5000~6000元的成本,而当时一辆电动自行车的售价不会超过2500元。
      有位星恒的高层回忆说,为了让同事感觉“我和他们站在一起,他当时每天去工厂,但那时的每一天都像“煎熬”,因为他根本不懂技术,只能干着急,又使不上劲。
      2005年的夏天,无锡一家电动自行车厂刚好结束了与一家镍氢动力电池的合作,愿意尝试星恒的动力锂电池。
      与镍镉、铅酸动力电池相比,锂电池环保、寿命长、同等容量的电池体积是铅酸电池的1/5,重量也只有后者的1/3左右,但缺点是,价格是前者的4倍(目前已经降到2.5倍左右),而且从来没有人用过。尽管星恒第一个拿到了全球最严格的UL安全认证证书,这家无锡公司的总经理还是不放心,特意从无锡跑到苏州星恒坐了一个下午,盯着他们做完安全测试。
      “电动汽车锂电池技术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星恒的这种策略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07年销售了上百万个电池。星恒的营销总监张弛告诉记者,目前使用星恒电池的自行车售价3000元以上,比普通电池自行车高出1000元左右,虽然价格较高,但是增长很快。
      2007年,公司2个品种的工具电池进入市场,自行车电池60%间接出口,公司产值达9000多万元,终于实现财务平衡。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20万套自行车电池,完成2万套电动工具用电池,而在2009年,张弛告诉我们,目前,已经可以年产50万组电池。
 
中国制造的创新思维
      2007年底,以联想投资为首的股东,又将6000万元的现金打入星恒账户。该年底,公司管理团队提出来一个大胆的估计,星恒在2010年单一年度就能销售上百万组电动自行车用电池。直到这个时候,星恒的主要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黄学杰才喘了一口气,将主要的精力转向了汽车电池的研发。
      但是难题依然横亘在面前。高功率动力电池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瓶颈,星恒电源敏锐的看到,电动汽车是汽车业百年一遇的产业变革,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是此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突破电动汽车用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产业化瓶颈,将提升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产业地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产业化对实现全社会节能环保也有重要意义。
      当下世界,三洋、索尼、松下、NEC等著名公司都建有大规模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采用锰酸锂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批量应用于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而奥巴马政府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也有20亿美金专门用于支持美国车用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
      另外,纯动力电池汽车,这是国际所有汽车巨头的终极梦想,目前多款过渡型的混合动力车已经面市。据业内的专家介绍,通用一家公司花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钱,就是中国同类公司的好几倍。而国内比亚迪、万象等公司也在同一领域竖起了大旗。苏州星恒电源面对着巨大的挑战。然而,星恒人,对这样的愿景充满信心。
      虽然只有不到20%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能够取得成功。但经过多年的摸索,张弛认为星恒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发挥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和资本、营销的优势。
      首先,苏州星恒电源找到了一条具有自我知识产权,又具有世界领先科技力的发展方向。目前星恒550多名员工,工人仅300人,其余都是技术人员与管理层。他们坚持独立开发和自主设计,有超过40%的设备自主开发。企业还以利益绑定机制来强化人和企业的关系。股东们拿出了将近20%的股份来激励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正如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嘱咐的:“一定要在还没有做成的时候就给,否则就没有效果。”
      其次,在资本的选择上,联想投资从风险资本的介入到实际资本的控股,成为了公司技术团队眼光长远的合作伙伴,互相形成了强大的推动。
      还有,星恒人的战略十分坚定,未来的汽车电池制造商,就好比现在IT界的英特尔公司,并不需要去生产汽车,星恒坚持目前这种对电池的核心研发定位,而不是试图什么都做。
      还有,相对低成本的优势。与国外相比,国内科学家、技术人员的收入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如果说三洋、索尼、松下等优势在于雄厚的资本与研发历史,国内电池厂善于利用廉价的中国人工,星恒希望能够充分利用低成本的中国大脑。比如,星恒靠自己的科技人员,研发了星恒有独特的测试设备、手段及判断方法甄别材料,星恒公司还自主研发并批量生产了800㎜宽幅涂布机,自动极片模切设备、电池自动装备设备等。60多道工序80%有知识产权,目前公司已经为其中关键的设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些设备的开发成功大幅度提高了星恒的工艺水平,形成了强大的装备开发能力。
      此外,苏州星恒电源虽然是一个技术团队,但通过不断的引进各类人才,塑造了十分具有营销意识的团队,他们创新了服务模式,在和终端用户的推广运作中形成了共同体,也加快了科技成果惊险的市场一跳。
      汽车电池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情,这涉及到充电站的普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和配套动力技术的发展。然而,苏州星恒电源信心满怀,因为,他们投身的是一个光明的事业,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事业,这个事业,和中国的未来紧紧相关。
 
                                                         (作者:子高)
 

 

 

 

 

 

 

 

发布时间:2010-1-27 点击率:1895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苏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  地址:苏州市东大街284号7楼715室  电话:0512-65229360 苏ICP备10211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