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是,整体市场大,但销售过于分散,车企和单一产品很难通过规模化来分摊成本。价格过高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最大阻碍。成本降不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池,一辆纯电动车的电池价格可能达到整车成本的一半。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技术,所有难点几乎都与电池有关,包括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安全性能、轻量化等。
自主品牌动力电池的发展有两条路线:一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行研发生产,电池核心技术掌握在供应商手里,但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后,很多车企因为电池短缺拿不出产能;二是其他车企的通过供应商采购,要想不受制于人,车企必须利用巨大的销量规模来控制供应商和价格。而除了丰田等巨头,自主品牌很难做到。而这个机会正在被韩国电池企业抓住,三星集团旗下的西安锂电池工厂已经竣工投产,拥有年产4万台汽车的动力电池生产线。韩国LG化学也确定了在中国建厂生产动力电池。韩国电池在性能和技术水平上优于国内电池,价格又相对便宜,很多车企都可能采购,新能源核心部件可能再次掌握在海外品牌手中。